魏华存(252—334),晋代任城人,女道士,字贤安,又称紫虚元君、魏夫人。上清派第一代太师,民间称之为“二仙奶奶”,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四大女神之一。父亲为司徒魏舒。
后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,世称“南岳夫人”《道藏辑要》氐集收有《元始大洞玉经》三卷、《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》一卷、《大洞玉经坛仪》一卷、《总论》一卷,均题为魏华存疏义。
在中国道教史上,女姓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晋之际的魏华存。魏华存长期生活在洛阳,耳濡目染天师道的传道经典和方式,以及在洛阳流传的养炼经典,诸如《太平经》和《周易参同契》等。后决然归依道教,并开创上清派。
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夫人魏华存 二
魏夫人,名华存,字贤安,兖州任城(今山东)人,西晋司徒魏舒之女。
魏夫人生长在一个不寻常的仕宦之家。其父魏舒,字阳元少年时成为孤儿,寄养在姓宁的外婆家。四十余岁时,郡守派员访察孝亷,魏舒被推举到朝廷,对策合格,后升官至司徒,魏舒被聚了三个妻子都己死去,儿子活了二十七岁,也早于魏舒而死。
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夫人魏华存 三
魏夫人生于曹魏嘉平四年(公元252年),其父魏舒,时年己四十四岁。魏夫人幼小时,随父任朝廷官职,居住洛阳,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平时喜读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三传五经及诸子百家。幼年时,就接受天师道,羡慕神仙,静默养炼。及年长,信道修炼,日益强烈,平时按道教养生丹法服胡麻散、茯苓丸,并且用吐纳气液,摄生静养。家中亲戚往来,她一概拒绝会见。她要求离开家庭,住到一个清静的地方,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。无奈,只好在家中找一偏僻的住室,读道书,静养炼。
魏夫人到二十四岁的时候,父母亲强迫她嫁给太保掾、南阳籍的刘文(字幼彥),生了两个儿子:大的叫璞,小的叫瑕。幼彥后来做了修武县令。魏夫人内心一直向往道教,崇信越来越诚。待二个儿子长大,于是就和丈夫分居,斋戒别室。终因精诚勤致天帝开怀,命神人降授《上清经》,由魏夫人传播于世,遂为道教上清派开祖。
道教传说,魏夫人与丈夫刘文分居之后,经过了三个月,忽有清虚真王褒及众真人降临夫人斋室,告诉夫人说:“你专注三清,勤苦到如此境地,我等受扶桑大帝君之命,特授你神真之道。”于是,让玉女打开玉笈拿出《上清真经》三十一卷,说:“我昔潜心学道,遇南极夫人,西城王君,授我宝经三十一卷,诵经习行,以成真人,住有小有洞天仙王,今日所授,乃昔日的文本。”随后,清虚真人王褒起立向北,毕恭毕敬,执书而祝说:“奉泰帝的命令,于今良辰吉日,以褒昔精思于阳洛山所授的宝书,传与魏华存,计三十一卷,华存当谨守明法,修真成仙。有泄我书者,身为下鬼,族及一门。”祝罢又说:“此书当传真人,不仅我得如此,你今获此,皆泰帝的命令。自我之后,当有七人得到它,至华存即是第四个人了。”于是,亲手授予夫人。随后,王褒又摘经中之节度,行事之口诀,一一传于夫人。接着,景林真人又授夫人《黄庭内景经》,令其昼夜存念,诵习万遍之后,可洞观鬼神,调和三魂五魄,可致长生久视。授己毕,众真人隐形而去,留言他日将会见于洛阳山中。
魏华存在洛阳修真养炼好多年,己获得上乘体验。后来,丈夫刘文去世,中原发生饥荒,魏夫人乐善好施,救济贫饥,得到真人兆示,得知中原将发生大乱,拟携二子渡江南下。
魏夫人离开洛阳到江南,半途中,盗賊横行,流寇打劫,而夫人所到之处,都平安无事,逢凶化吉。到南方后,夫人的两个儿子都十分争气,长子刘璞升安城太守,次子刘瑕任太尉从事中郎将。夫人从此得以清斋而居安静炼养,诵经修道,真功日进。
魏夫人在阳洛山,道成功满之后,开始讲经传道,以其大德高行,天师道徒推举她为天师道祭酒(高级传教师),领职理教,克尽职守。
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夫人魏华存 四
魏夫人得到《上清经》后,就勤奋诵习,宣讲教化,形成了以士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道教上清派。上清派在炼养方法上,改变了过去从符箓禁咒和烧炼金丹,而为专炼人体的精、气、神以求长生久视之道,成为套综合医学、仙道、巫术为一体的,以炼神为主的存想静功。
魏夫人为了使上清派的炼修功夫深入人心,她把原来在晋武帝太唐九年(公元288年)三十七岁时接受到的《黄庭内景经》草本,加以修订整理后,并予注述,撰为定本,传抄问世。
魏夫人定本的《黄庭内景经》简称《黄庭经》,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。它是七言诗的形式描述人体脏腑功能,以三丹田与黄庭宫为枢纽,存思黄庭,炼养丹田,积精累气,以求长生。内中所谈到的人体生理,多与中医学相通,其独到之处,尤其是重视大脑的作用,确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。
《黄庭内景经》首次提到中国气功学所说的“三丹田”学说,对人体科学养生学有很大的贡献。炼功时,注重脑(上丹田)、心(中丹田)、脐(下丹田)之气下行,沉于下丹田,是运气存气的始点和归宿。存养丹田,保气炼精,这正是读《内景经》的人练功强身却病,养生长寿的最高希望。魏夫人于东晋成帝成和九年(公元334年)撰写了《黄庭外景经》三卷之后而去世,享年八十三岁。
据《南岳志》记中所录的《南岳魏夫人传内传》云:婚后,华存夫人时常“闲斋别寝,入室百日不出”,每日念经修道。传说由于精诚所至,感动上天,四位仙君在同一天降临到她家里,授她《太上宝文》、《八素隐书》三十一卷和《黄庭经》。她得到经卷后,日夜诵读,潜心修行。丈夫死后,天下大乱,携带二子渡江南行。尔后又与二子分开,与侍女麻姑于晋大兴年间来到南岳,在集贤峰下,结草舍居住,静心修道。这就是黄庭观的来由。在她修行的十六年中,传说西王母曾约请她到朱陵山上一起吃灵瓜,还得到西王母所赐的《玉清隐书》四卷,“时年八十,仍颜如少女”。八十三岁时,即晋成帝咸和九年(公元三三四年)间,她闭目寝息,饮而不食”,七天后一天夜里,被西王母派众仙来迎接她升天。
传说,升天的第一天,有一群仙人驾着鹤车来到观前的“礼斗坛”相迎。杜甫在《望岳》诗中说:“恭敬魏夫人,群仙夹翱翔”,说的就是这件事。魏华存升天后,被帝封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“南岳夫人”。与西王母共同管理天台山、缑山、王屋山、大霍山和南岳衡山的神仙洞府。传说魏夫人升天以后,黄庭观里继而升天成仙的也不乏其人。首先是她的侍女麻姑也列入天庭仙班,她的弟子女夷则成为花神,掌管天下名花。由于这些神话传说,黄庭观成为南岳道教历史上的神奇之地。
道教传说,晋兴宁三年(公元365年),魏夫人降临琅玡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宅,告杨清规戒律,解说方术要诀,以《上清经》三十一卷亲授杨羲,并让他用隶书写出,再传给丹阳许谧、许翙父子,二许又另抄写传习。东晋末年,战乱纷起,杨与二许先后去世,而许翙之子许黄民携《上清经》避乱浙东,从此浙东盛传上清派。
上清派后传南朝齐、梁道士陶弘景,隐居茅山四十余年,建道观、收弟子,著书传道,弘扬上清道法,使茅山成为上清派传教中心。茅山、龙虎山、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“三山符箓”,一直延续至今。
魏华存(252—334),晋代任城人,女道士,字贤安,又称紫虚元君、魏夫人。上清派第一代太师,民间称之为“二仙奶奶”,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四大女神之一。父亲为司徒魏舒。
后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,世称“南岳夫人”《道藏辑要》氐集收有《元始大洞玉经》三卷、《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》一卷、《大洞玉经坛仪》一卷、《总论》一卷,均题为魏华存疏义。
在中国道教史上,女姓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晋之际的魏华存。魏华存长期生活在洛阳,耳濡目染天师道的传道经典和方式,以及在洛阳流传的养炼经典,诸如《太平经》和《周易参同契》等。后决然归依道教,并开创上清派。
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夫人魏华存 二
魏夫人,名华存,字贤安,兖州任城(今山东)人,西晋司徒魏舒之女。
魏夫人生长在一个不寻常的仕宦之家。其父魏舒,字阳元少年时成为孤儿,寄养在姓宁的外婆家。四十余岁时,郡守派员访察孝亷,魏舒被推举到朝廷,对策合格,后升官至司徒,魏舒被聚了三个妻子都己死去,儿子活了二十七岁,也早于魏舒而死。
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夫人魏华存 三
魏夫人生于曹魏嘉平四年(公元252年),其父魏舒,时年己四十四岁。魏夫人幼小时,随父任朝廷官职,居住洛阳,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平时喜读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三传五经及诸子百家。幼年时,就接受天师道,羡慕神仙,静默养炼。及年长,信道修炼,日益强烈,平时按道教养生丹法服胡麻散、茯苓丸,并且用吐纳气液,摄生静养。家中亲戚往来,她一概拒绝会见。她要求离开家庭,住到一个清静的地方,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。无奈,只好在家中找一偏僻的住室,读道书,静养炼。
魏夫人到二十四岁的时候,父母亲强迫她嫁给太保掾、南阳籍的刘文(字幼彥),生了两个儿子:大的叫璞,小的叫瑕。幼彥后来做了修武县令。魏夫人内心一直向往道教,崇信越来越诚。待二个儿子长大,于是就和丈夫分居,斋戒别室。终因精诚勤致天帝开怀,命神人降授《上清经》,由魏夫人传播于世,遂为道教上清派开祖。
道教传说,魏夫人与丈夫刘文分居之后,经过了三个月,忽有清虚真王褒及众真人降临夫人斋室,告诉夫人说:“你专注三清,勤苦到如此境地,我等受扶桑大帝君之命,特授你神真之道。”于是,让玉女打开玉笈拿出《上清真经》三十一卷,说:“我昔潜心学道,遇南极夫人,西城王君,授我宝经三十一卷,诵经习行,以成真人,住有小有洞天仙王,今日所授,乃昔日的文本。”随后,清虚真人王褒起立向北,毕恭毕敬,执书而祝说:“奉泰帝的命令,于今良辰吉日,以褒昔精思于阳洛山所授的宝书,传与魏华存,计三十一卷,华存当谨守明法,修真成仙。有泄我书者,身为下鬼,族及一门。”祝罢又说:“此书当传真人,不仅我得如此,你今获此,皆泰帝的命令。自我之后,当有七人得到它,至华存即是第四个人了。”于是,亲手授予夫人。随后,王褒又摘经中之节度,行事之口诀,一一传于夫人。接着,景林真人又授夫人《黄庭内景经》,令其昼夜存念,诵习万遍之后,可洞观鬼神,调和三魂五魄,可致长生久视。授己毕,众真人隐形而去,留言他日将会见于洛阳山中。
魏华存在洛阳修真养炼好多年,己获得上乘体验。后来,丈夫刘文去世,中原发生饥荒,魏夫人乐善好施,救济贫饥,得到真人兆示,得知中原将发生大乱,拟携二子渡江南下。
魏夫人离开洛阳到江南,半途中,盗賊横行,流寇打劫,而夫人所到之处,都平安无事,逢凶化吉。到南方后,夫人的两个儿子都十分争气,长子刘璞升安城太守,次子刘瑕任太尉从事中郎将。夫人从此得以清斋而居安静炼养,诵经修道,真功日进。
魏夫人在阳洛山,道成功满之后,开始讲经传道,以其大德高行,天师道徒推举她为天师道祭酒(高级传教师),领职理教,克尽职守。
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夫人魏华存 四
魏夫人得到《上清经》后,就勤奋诵习,宣讲教化,形成了以士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道教上清派。上清派在炼养方法上,改变了过去从符箓禁咒和烧炼金丹,而为专炼人体的精、气、神以求长生久视之道,成为套综合医学、仙道、巫术为一体的,以炼神为主的存想静功。
魏夫人为了使上清派的炼修功夫深入人心,她把原来在晋武帝太唐九年(公元288年)三十七岁时接受到的《黄庭内景经》草本,加以修订整理后,并予注述,撰为定本,传抄问世。
魏夫人定本的《黄庭内景经》简称《黄庭经》,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。它是七言诗的形式描述人体脏腑功能,以三丹田与黄庭宫为枢纽,存思黄庭,炼养丹田,积精累气,以求长生。内中所谈到的人体生理,多与中医学相通,其独到之处,尤其是重视大脑的作用,确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。
《黄庭内景经》首次提到中国气功学所说的“三丹田”学说,对人体科学养生学有很大的贡献。炼功时,注重脑(上丹田)、心(中丹田)、脐(下丹田)之气下行,沉于下丹田,是运气存气的始点和归宿。存养丹田,保气炼精,这正是读《内景经》的人练功强身却病,养生长寿的最高希望。魏夫人于东晋成帝成和九年(公元334年)撰写了《黄庭外景经》三卷之后而去世,享年八十三岁。
据《南岳志》记中所录的《南岳魏夫人传内传》云:婚后,华存夫人时常“闲斋别寝,入室百日不出”,每日念经修道。传说由于精诚所至,感动上天,四位仙君在同一天降临到她家里,授她《太上宝文》、《八素隐书》三十一卷和《黄庭经》。她得到经卷后,日夜诵读,潜心修行。丈夫死后,天下大乱,携带二子渡江南行。尔后又与二子分开,与侍女麻姑于晋大兴年间来到南岳,在集贤峰下,结草舍居住,静心修道。这就是黄庭观的来由。在她修行的十六年中,传说西王母曾约请她到朱陵山上一起吃灵瓜,还得到西王母所赐的《玉清隐书》四卷,“时年八十,仍颜如少女”。八十三岁时,即晋成帝咸和九年(公元三三四年)间,她闭目寝息,饮而不食”,七天后一天夜里,被西王母派众仙来迎接她升天。
传说,升天的第一天,有一群仙人驾着鹤车来到观前的“礼斗坛”相迎。杜甫在《望岳》诗中说:“恭敬魏夫人,群仙夹翱翔”,说的就是这件事。魏华存升天后,被帝封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“南岳夫人”。与西王母共同管理天台山、缑山、王屋山、大霍山和南岳衡山的神仙洞府。传说魏夫人升天以后,黄庭观里继而升天成仙的也不乏其人。首先是她的侍女麻姑也列入天庭仙班,她的弟子女夷则成为花神,掌管天下名花。由于这些神话传说,黄庭观成为南岳道教历史上的神奇之地。
道教传说,晋兴宁三年(公元365年),魏夫人降临琅玡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宅,告杨清规戒律,解说方术要诀,以《上清经》三十一卷亲授杨羲,并让他用隶书写出,再传给丹阳许谧、许翙父子,二许又另抄写传习。东晋末年,战乱纷起,杨与二许先后去世,而许翙之子许黄民携《上清经》避乱浙东,从此浙东盛传上清派。
上清派后传南朝齐、梁道士陶弘景,隐居茅山四十余年,建道观、收弟子,著书传道,弘扬上清道法,使茅山成为上清派传教中心。茅山、龙虎山、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“三山符箓”,一直延续至今。